博士生白春美在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击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吴彩娥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左进华研究员团队在综合性领域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F=10.7) 发表题为“Multiomics analyses of the effects of LED white light on the ripening of apricot fruits”的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白春美与郑鄢燕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吴彩娥教授、左进华研究员和王清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第二完成单位。

杏(Prunus armeniaca L.)是一种蔷薇科植物,果实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杏果实采后在常温贮藏过程中衰老进程加快,极易腐烂变质,其贮藏期只有3-5天,严重影响其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因此,了解杏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衰老机理,寻找提高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的有效措施可为高品质杏的新品种选育以及改善并维持果实品质提供思路。

发光二极管(LED)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环保以及成本低廉的果蔬采后保鲜技术。果蔬在采后营养迅速流失,仅依靠呼吸维持生物活性,适当光强的LED照射是补充营养、提高果蔬采后品质并延缓生理老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基因、代谢物和表观调控角度全面探讨了LED白光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深入探讨杏果实的采后成熟机制,研发切实有效的贮藏保鲜手段,对提高杏的贮藏品质和延长货架期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表明:LED处理有效维持了杏果实的硬度、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抑制了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保持了杏果实较好的口感和更高的营养品质,激活了抗坏血酸和醛酸盐代谢以及类黄酮和苯丙酸生物合成途径,促进了USPAODFRCHS以及CCOAOMT1的表达,导致咖啡酰喹啉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和二氢槲皮素的积累,诱导了花青素的生物合成。LED处理还影响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果实质地、颜色转化以及抗氧化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受LED影响的显著基因包括ACSACOHKLOXMDHCELPOD以及各种转录因子(TCPMYBEFR),有效延缓其衰老。

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23YFD2201300)和2019YFD1002300)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4.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