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职点迷津·业问出路——学生就业困境突围共创圆桌,辅导员沙龙活动在教九楼405会议室成功举办。活动由轻工与食品学院承办,校学工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及20余位学院辅导员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学生就业难题,共商破解之策,为新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注入新动能。
深剖困境:双重视角锚定破局方向
学工部副处长、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陈养彬在主题发言中强调,破解就业难题需坚持"内外因协同发力"。对内,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分类帮扶,通过思想引导端正就业观念,依托技能培训提升职业能力,精准匹配岗位资源促进供需对接;对外,需优化外部环境,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对接市场需求,推动实习实践前置化改革,并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优质资源,构建"定制化"人才培养体系。这一系统性思路,为精准化就业指导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科技赋能:智慧平台驱动效率跃升
面对就业指导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陈处提出"以科技提效,以数据赋能"的创新路径。通过AI智能平台实现岗位精准推送与数据分析,可大幅提升就业服务效率;探索辅导员赴企业挂职机制,则能增强其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度,为职业规划注入"一线视角"。这种"技术+实践"的双轮驱动模式,彰显了就业指导工作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智慧型的转型升级。
全程育人:校企协同贯通培养链条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依阳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构建"全程化"就业育人体系。她指出,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四年,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行业资源与校友经验,将职业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同时,发挥朋辈互助效能,以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会、"一对一"帮扶机制等举措,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张方玉则从一线视角,剖析研究生就业的痛点,强调需强化产学研衔接,打破"信息孤岛"。
校院联动:凝聚共识擘画未来图景
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信息不对称""慢就业现象"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多项共识:一是建立校院两级联动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打破资源壁垒;二是加强生涯教育前置化,引导学生早规划、早行动;三是完善特殊群体帮扶机制,确保就业路上"一个不落"。
此次沙龙不仅是经验的交汇,更是理念的升华。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院协同、产教融合,以更科学的机制、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全程化迈进,为学子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驾护航,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贡献"南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