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我院制浆造纸工程系的吴文娟老师为全体初一年级学生开展了“走近造纸”科普活动。活动旨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古代伟大发明、普及造纸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带给孩子们对于造纸的感性认识,激发孩子们对造纸科学的探索欲望。
吴文娟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我国制浆造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通过图片展示了纸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用实物“浆”和“纸”普及了制浆造纸的基本知识及其加工的全部过程,最后向学生发出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号召。科普活动引发了学生们对纸的极大兴趣,生活中每天都会见到的纸,原来有这么大的学问。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纷纷提问,比如 “什么是原生浆”、“什么是漂白浆“、“面纸究竟用黄色的好还是用白色的好?”、“竹子能做纸吗?“、“究竟有没有荧光剂?怎么去鉴别?”吴老师一一作了专业分析,孩子们表示,之前的种种疑问,在今天的科普活动中都得到了答案。
科普结束后,学生们还留下了感言,“今天上了一节特别的课,纸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新闻纸、高级文化纸、纸杯纸……造纸的原料有木材、麦草、竹子,还有甘蔗渣……”“我们知道了每一张纸都来之不易,一吨纸需要3立方米木材,相当于17棵树,需要水100立方米。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次活动的初衷就是希望青少年们能更全面地了解造纸科学知识,感受造纸文化,从而爱上科学、学习科学,为将来的科技发展树立正确的科学素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