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闫志成在一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发表研究论文
更新时间:2022-08-30 点击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吴彩娥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IF=6.751) 发表题为“Metabol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at MeJA treatment induces postharvest blueberry resistance to Botrytis cinerea的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闫志成为第一作者,王瀚博博士为共同一作,吴彩娥教授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蓝莓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然而,在收获和运输阶段,蓝莓极易感染病原菌,尤其是灰霉菌(B. cinerea),这导致蓝莓在贮藏过程中被大量损耗。茉莉酸甲酯(MeJA)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可以调节许多植物对病原真菌的抗性。吴彩娥教授团队前期研究表明外源MeJA处理可有效增强采后蓝莓对B. cinerea的抗病性,故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物层面探究了MeJA处理提高蓝莓采后抗病性的机制。


数据结果表明,共筛选出78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蓝莓苯丙烷代谢途径经MeJA处理后被显著诱导,芦丁、槲皮素、阿魏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芥子酸和金丝桃等苯丙烷代谢物被显著的积累,而这些次生代谢物在提高植物抗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MeJA 还增强了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并促进了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及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麻酸和 γ-亚麻酸)的合成,这对病原真菌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MeJA 处理通过诱导糖酵解途径和TCA 循环途径,显著提高了蓝莓果实中能量代谢物(ATP、ADP)的含量,这对提高蓝莓果实的抗病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探究了蓝莓感染B. cinerea后,MeJA 处理对其代谢物的影响及抗病机制,为制定新的保鲜策略提供了基础。

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9YFD1002300)以及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8059)和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JKY19_0906)。的资助。